食品行業第三方檢測新業態現亂象 呼吁加強監管推動規范化
近期,就食品礦物油使用一事,科普專家懟上了獨立測評。第三方檢驗機構最早出現在國外2013年大部制改革后,我國的食品第三方檢驗出現了爆炸性增長,致使市場魚龍混雜,“小、弱、散”的特點十分明顯,行業內進行惡意競爭、低價中標的現象時有發生。在諸多爭議中,行業也強烈呼吁對獨立第三方機構加強監管。
3月7日,德國第三方檢測平臺公式KO-TEST在中國的合作方優恪網披露,德芙絲滑牛奶巧克力在德國被檢出礦物油成分。隨后,該機構又發布測評稱,海天、老干媽、老干爹、翠宏等10款油辣椒產品含有礦物油、多環芳烴化合物、增塑劑及增味劑等成分。上述消息一經發布便迅速引發連鎖反應,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等食品專家、科普作家第一時間向公眾科普了礦物油在食品中的應用安全性,并質疑該機構相關檢測思路與標準是否合理。
事實上,這并不是所謂的第三方檢驗機構首次引發爭議。2012年,綠色和平組織發布報告稱吳裕泰、張一元等國內9家知名品牌的18種茶葉含有至少3種農藥殘留即引發強烈反彈,業界直指其混淆農藥殘留與農藥超標,未采用中國國家標準的檢測思路和目的令人生疑。有業內人士表示,隨著我國食品生產和監管環境的變化,特別是政府購買服務的激增,食品第三方檢驗市場迅速擴容。與此同時,由于準入門檻低又缺乏他律,檢驗機構魚龍混雜、檢驗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開始凸顯,個別機構動機不純,提供的檢測報告不公正、不科學,食品第三方檢驗急需監管。
3月7日,德國第三方檢測平臺公式KO-TEST在中國的合作方優恪網披露,德芙絲滑牛奶巧克力在德國被檢出礦物油成分。隨后,該機構又發布測評稱,海天、老干媽、老干爹、翠宏等10款油辣椒產品含有礦物油、多環芳烴化合物、增塑劑及增味劑等成分。上述消息一經發布便迅速引發連鎖反應,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等食品專家、科普作家第一時間向公眾科普了礦物油在食品中的應用安全性,并質疑該機構相關檢測思路與標準是否合理。
事實上,這并不是所謂的第三方檢驗機構首次引發爭議。2012年,綠色和平組織發布報告稱吳裕泰、張一元等國內9家知名品牌的18種茶葉含有至少3種農藥殘留即引發強烈反彈,業界直指其混淆農藥殘留與農藥超標,未采用中國國家標準的檢測思路和目的令人生疑。有業內人士表示,隨著我國食品生產和監管環境的變化,特別是政府購買服務的激增,食品第三方檢驗市場迅速擴容。與此同時,由于準入門檻低又缺乏他律,檢驗機構魚龍混雜、檢驗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開始凸顯,個別機構動機不純,提供的檢測報告不公正、不科學,食品第三方檢驗急需監管。
- 上一篇:蛋糕防油紙托的用途有哪些 2017/12/28
- 下一篇:廣州凱克包裝的蛋糕紙杯產品成功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參展 2017/12/28